马修·佩里学到了一些我们都需要去发现的东西

2025-03-21 18:10来源:

马修·佩里(Matthew Perry)在自传的末尾写道,他的母亲告诉他,她为他感到骄傲。

“我这辈子都想让她这么说,”他写道。“当我指出这一点时,她说,‘原谅我一下怎么样?’”

这是耻辱的声音,在一个家庭中一直存在:两个人渴望得到承认和宽恕,在那一刻,他们用自己不同的请求来回应对爱的直接请求。

羞耻是佩里回忆录中的一个主要主题,似乎也是他生活中的一个主要主题。值得赞扬的是,佩里决心打破这个循环。“我真的原谅你,”他对母亲说(在他的有声书中,他的声音里有一种真正惊讶的语气,他是这样叙述的)。他写道,他也原谅了他的父亲,他的父亲在他还是婴儿的时候就离开了他的母亲。他反复表达对亲密朋友、合作演员、爱人和助手的爱,并希望他们有一天能原谅他,因为他的毒瘾毁掉了他的生活,他让他们经历了一切。

事实上,佩里似乎无法原谅的一个人是他自己,至少在他书的大部分内容中是这样。他把自己塑造成应该为所发生的一切负责的人。他说自己自私、懒惰,还说自己是一个没有安全感的自恋狂。即使当他因为阿片类药物成瘾引起的并发症导致的结肠破裂而在医院里苟且求生时,他还是羞愧得几乎说不出话来,因为正如他写道的那样,“我最大的恐惧成真了,那就是我对自己做了这样的事。”他承认自己被自己的好运和名声羞辱了,对自己拥有这么多却做得这么少感到厌恶。按照佩里自己的说法,他的一生似乎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成了他羞耻的表现,成了他无法承受的内疚负担。

羞耻感有能力毒害所有成功所带来的好处:它把金钱变成自我毁灭,把名声变成终身诅咒,把爱情变成害怕被抛弃——一旦你被认为是一个可怕、懒惰、自私的人。羞耻甚至会把母子之间充满爱的对话变成由需求、内疚和疏离带来的痛楚。正如本·阿弗莱克(Ben Affleck)在接受《名利场》(Vanity Fair)采访时谈到自己过去的挣扎时所说,“羞耻真的是有毒的。羞耻没有任何积极的副产品。”如果你带着羞耻上天堂,天堂本身就会感觉像地狱。

我们中很少有人能理解佩里所获得的名声所带来的那种特别的羞耻感。但是,我们理解像他这样的故事的方式,以及我们哀悼像他这样失去亲人的方式,尤其是对一个如此诚实地面对自己挣扎的人的哀悼方式,可以告诉我们很多在我们自己的生活和人际关系中我们如何处理这些问题。

我们常常把人们的错误视为道德上的失败,把他们的死亡塑造成警世故事,而不是认识到我们自己对爱和联系的强烈需求,并承认我们许多人都被羞耻感所困扰。对于佩里和他母亲的对话,我们仍然有自己的版本,从我们生活中的人物那里寻求爱和宽恕,而不是把这些东西放在我们自己身上。

我们不应该把佩里这样的人生从一开始就描绘成有致命缺陷或注定要失败的人。我们不应该仅仅为失去一个天才而哀悼,也不应该把银幕外的生活描绘成一个几乎拥有一切却仍然找不到通往幸福之路的人所犯的一系列悲剧性错误。我们不应该让这样的神话永久化:名利可以让人摆脱绝望,我们的失败和错误都是我们自己的错,是错误的思维方式和错误的选择的怪异组合。

相反,让我们努力思考我们与他有多少共同之处:我们自己的错误,我们自己的孤独,我们自己的一系列失败,甚至我们自己不可避免的死亡。毕竟,没有人会胜利地死去。大多数人没有他们想要的那么多真正的朋友。那些得到了他们想要的一切的人有时会想要更多,尽管他们的出发点是好的。这就是作为人类的感觉。

佩里先生一生留下的一个美好遗产是,尽管他背负着巨大的耻辱,但他说出了一切真相。他拒绝把自己最尴尬、最可怕、最低落的时刻当作秘密。他真的相信,他对自己的需要、痛苦和重大失败的诚实可能会帮助别人。

那么,如何才能消除这些耻辱呢?幸运的是,佩里似乎最终明白了:原谅自己。当你在自己的内心找到宽恕时,突然间,其他地方也会有宽恕。

在自传的最后,他可以清楚地看到,他周围的人是多么努力地拯救他,安慰他,尽管有巨大的障碍、困难和恐惧。他变得足够勇敢,对自己造成的痛苦感同身受,而不是躲避现实。他认识到,当我们原谅自己的缺点和人性时,我们自然会把这种宽恕传播给他人。每天早上、每晚、每隔几分钟都要原谅自己,如果需要的话。

有些人可能会说,这与康复的责任背道而驰,但事实上,这是对康复的补充:你承认自己造成了痛苦,你的行为很糟糕,但你也认识到,你不是第一个伤害别人、犯巨大错误的人,你也不会是最后一个。你一遍又一遍地告诉自己:我已经尽力了。事实上,每个人的生活都是错误的纠缠。困惑地挣扎,渴望更多的爱,更多的安全,更少的孤独,不仅仅是人类;这是每个活着的人的标志性动作。

令人难以置信的悲伤,但最终充满希望的是,在书的最后,佩里似乎意识到了感恩、联系和同理心带来的简单快乐。他似乎准备原谅自己没有达到自己的完美主义标准。是的,在大多数悲剧性失败的背后,是一个对自己期望过高的人——他希望治愈母亲被丈夫抛弃的痛苦;期望取悦每一个他遇到的想要钱德勒·宾的人;希望永远是一个年轻、活泼、可爱的朋友——但这些不可能的高期望正是宽恕对生存如此重要的原因。

他面对巨大痛苦时的诚实应该提醒我们,所有人的生命都是由一系列错误形成的。无论是今天还是明天,我们都会把事情搞砸,但宽恕将我们塑造成一种不那么严厉、更崇高的人,一个给予爱而不是要求爱的人,一个寻求和平而不是报复的人,一个有勇气说出佩里先生在书的最后对自己说的话的人:

“我看着外面的水,轻轻地说,‘也许我并没有那么糟糕。’”

Heather Havrilesky是“问波莉”建议专栏的作者,也是《永恒之地:关于婚姻的神圣乏味》和《如何在这个世界上做人》的作者。

《纽约时报》致力于发表给编辑的各种信件。我们想听听你对这篇文章或我们的任何文章的看法。这里有一些建议。这是我们的电子邮件:letters@nytimes.com。

在Facebook、Twitter (@NYTopinion)和Instagram上关注《纽约时报》的观点版块。

调茬网声明:未经许可,不得转载。